
福建舰刚服役,美国那边的军界和舆论立刻炸了锅。嘴上说中国航母在数量和技术上还差一截,形成战斗力还得时间,可心里显然没那么轻松。因为几乎同时,美国《军事观察杂志》抖出了一个更让他们睡不踏实的消息:广州黄埔造船厂正在秘密建造一种新型“潜航导弹无人舰”,美俄媒体干脆给它起了个外号,“幽灵战舰”。
美国媒体盯上的核心,是它的所谓“革命性威胁”。卫星图像显示,这玩意舰体细长得像潜艇,长度大约65米,采用三体船式外置支撑结构,上层甲板下方疑似装着远程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系统。真正让美军警惕的是两点:一是它能潜航,可以躲导弹和无人机的攻击,生存能力蹭蹭上涨;二是它没人操作,全靠遥控,意味着能腾出体积装更多导弹,压榨出最大战斗效能。
美国人的焦虑并不是空穴来风。2025年2月的一场模拟实战让他们心里一沉:中国海军055型驱逐舰在两艘这种“隐形舰”配合下,居然顶住了8艘美国“阿利伯克”级驱逐舰的进攻。更夸张的是,这种无人舰还能带一堆小型无人艇和无人机,由055型驱逐舰统一控制。这种组合拳,不就是在给美军的传统海上优势添堵么?
反应随之而来。美国马上宣布加快自己的“导弹武器无人运载平台”项目,打算依托现有技术追赶。但他们手上现成的装备,“曼塔斯-T12”(外号“海魔”),长度才3.61米,有效载荷也就63.5公斤,规模跟中国的新型潜航无人舰比,简直一个是摩托艇一个是深海巡洋。虽说已经在黑海投入使用,但在性能和作战概念上,差距一点不小。
美军焦虑还因为一个预判:到2030年代中期,如果趋势不变,中国驱逐舰数量可能会超过美国,再加上这种无人舰的批量服役,美国的海上优势就不只是被挑战,而是被反超的风险。
俄罗斯媒体的关注点明显不一样。他们更像在做技术读解,带着点专业冷静的味道。他们强调,这种新型无人舰是解放军航母战斗群和驱逐舰编队的战力补充,可以干的活很多,突袭、侦察这些高风险任务都能胜任。研发过程保密到家,连舰体都用厚篷布盖得严严实实。潜航能力加无人化的组合,在现代海战里就是一种独特的生存密码。
同时,俄媒也顺手扫了一眼全球同类装备的发展状态,提到美国现有的无人艇技术和正在加速的研发计划,认为这个领域的大国竞争已经开打。俄罗斯自己也在无人作战平台上有积累,他们对中国的突破很认可,但也看出,这会逐步改变美国主导的海上力量格局,这种变动对俄罗斯的海上战略布局,说不定也是变量。
美国并不甘心被技术追着跑,他们的底牌之一,是波音公司搞出来的“虎鲸”XLUUV。这是基于“回声航行者”开发的超大型水下无人潜航器,最大航程6500海里,最大航速8节,潜得下去超过240米,作战半径能有3000海里,还能带四枚重型鱼雷。美海军已经下了五艘的订单,外界推测最大的可能部署基地是关岛的阿普拉港。只是,这和中国的“幽灵战舰”在设计思路和用途上并不是完全对标的产品,更多是美方在自己的技术路径上加快步子。
局面呼之欲出:福建舰入列只是表面波澜,水下的较量才刚露出苗头。一边是中国的潜航导弹无人舰伸出了新手,另一边是美国拼命加码自己的无人平台项目。无人化、潜航化,正在成为海上力量竞争的新焦点。如果按照这条路径走下去,未来海战的样子,可能会和现在很多人的想象彻底不一样。
美俄媒体这次算是难得心思一致,一个在渲染威胁,一个在解剖技术本质,多多少少都承认,全球现有装备里还真找不到完全同类的东西。不过,美国那句“全球尚无同类产品”,显然是夹着情绪的。一边承认你的独创,一边就着急在自己的项目上加油,这个心态,我估计比他们嘴上说的紧张得多。
至于俄罗斯,他们更像是站在岸上看水里的两条大鱼拼速度。他们懂这种突破意味着什么,也知道对自己的海上策略会带来怎样的暗涌。只是,他们不会像美国那样喊得急,毕竟在很多技术环节,他们自己也有看家本领。
这一次的风向,不是单纯的舰艇数量比拼,而是作战方式在拐弯。福建舰的热度还没退,水面下的“幽灵战舰”已经开始影响全局。这才是美国真正坐不住的地方。
洪萨配资-配资中介-山东炒股配资开户-可靠股票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