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日报讯(通讯员杨淑娴、胡郡、记者农新瑜)7月18日晚7时30分,黄冈黄梅戏大剧院大剧场内楚韵悠扬,由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革命题材楚剧《大别山人》在此精彩上演。
此次专场演出,由黄冈市委、市政府主办,湖北省演艺集团、黄冈市委宣传部、黄冈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。这也是今年以来,省戏曲艺术剧院开展“弘扬大别山精神”系列演出的第二站。
楚剧《大别山人》取材于红安革命老区的真实故事——青梅竹马的桂英与王福在革命浪潮中许下“不死就等”的生死誓言。王福投身革命前,将母亲托付给桂英;战乱中通讯断绝,负伤的他误信桂英已逝,与救他的卫生队长腊妹组建家庭。面对现实,桂英选择大义成全,不仅照料王福母亲,更收养了他与腊妹的女儿小红。为护这个特殊的“家”,她与同村憨哥假扮夫妻,终在朝夕相处中情定终身。桂英守诺情比石,王福赴义志如钢,这份跨越生死的坚守,恰是大别山儿女的精神写照。
演出现场,由“梅花奖”得主詹春尧、一级演员朱敏、陈常喜领衔,张莹、杨林等主演,全体演员将每一个角色演绎得入木三分。台下,观众随剧情起伏屏息凝神,掌声与热泪交织。剧中红安人民要革命,不要钱、不要家、不要命“一要三不要”的奉献精神与“舍小家为大家”的牺牲精神跃然台上,深深震撼现场观众。
这部常演常新的经典之作,已在舞台上走过20载春秋,其生命力正源于对大别山精神的深刻诠释。2005年,著名导演、戏剧大师余笑予先生被红安县剧团的初版演绎深深触动,他深知“每一个大别山故事都是精神的火种”,随后,余笑予携知名编剧宋西庭带领团队和全体演职人员,在原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修改,反复打磨,将地域情怀与精神内核熔铸于楚剧艺术之中,创排出楚剧精品《大别山人》,这部作品也成为余笑予生前执导的最后一部楚剧大戏。
20年来,该剧常演不衰,让大别山精神代代相传,曾先后获第八届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剧目奖,原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剧目奖、文华导演奖、文华音乐奖、文华表演奖,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等。
“这不仅是一部戏,更是一堂生动的党史课,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大别山精神的伟大力量。”不少观众在看完这部戏后表示。
据悉,该剧下月还将前往北京开展“弘扬大别山人精神”巡演。
洪萨配资-配资中介-山东炒股配资开户-可靠股票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