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八集韩琦故事
清廉为本,严格家教
作者/韩春久(安徽)
韩琦,北宋名臣,以忠义著称于世。他不仅在朝堂上为国尽心竭力,在家中也是一位注重家风家教的长辈。他的家族因他而兴盛,更因他严格的教育理念和高尚的品格传承而长久不衰。
韩琦自幼便受到父亲的熏陶,深知“清廉”二字的重要性。在他担任宰相期间,虽然位高权重,却从不贪图私利,生活简朴如初。对于家人,他也始终坚持“清白传家”的原则,绝不允许任何人借他的名义谋取不正当利益。
有一次,韩琦的一个侄子因为羡慕同僚子弟衣着华丽,向他提出想要一些钱财用来购置华服。韩琦听后,并未直接拒绝,而是将侄子带到府中库房,指着堆积如山的布匹说道:“这些布料足够你们裁剪成衣,但记住,我们韩家的人穿什么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要让别人知道,我们靠自己的双手和努力赢得尊重。”
从此以后,韩琦的侄子再也不提奢侈之事,反而开始认真学习技艺,逐渐成为一位勤勉有为的年轻人。这件事也成为了韩家后代耳熟能详的教训之一:无论身处何地,都要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行。
韩琦认为,财富并非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,真正的成功在于品德与才华。因此,他在教育子女时,特别强调“德先行”。为了使孩子们理解这一道理,他经常讲述自己年轻时的经历。
当年,韩琦曾因家境贫寒,只能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参加科举考试。有人嘲笑他寒酸,但他毫不在意,最终凭借卓越的才智金榜题名。后来,他把这段经历编入家训中,告诫子孙:“贫穷不可怕,可怕的是失去志向;富贵不足喜,可喜的是坚守初心。”
此外,韩琦还设立了一项特殊的家庭规矩——每逢节日或庆典,全家人必须轮流讲述一个关于诚实、勇敢或仁爱的故事。通过这种方式,他希望后代能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,懂得珍惜亲情,善待他人。
韩琦不仅用言语教导家人,更以实际行动为他们树立榜样。他一生乐善好施,多次出资修建桥梁、学校,帮助贫困百姓渡过难关。在他的影响下,整个韩家都养成了热心公益的习惯。
有一年,黄河泛滥,大量灾民流离失所。韩琦不仅捐出自己的俸禄赈济灾民,还亲自带领家人参与救援工作。当时,他的儿子韩忠彦年纪尚小,起初觉得搬运粮食是一件辛苦又无趣的事情,但看到父亲汗流浃背仍坚持劳作,便默默咬牙坚持下来。事后,韩琦对儿子说:“助人为乐是我们的责任,也是我们的荣幸。只有亲身实践,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意义。”
多年以后,韩忠彦继承了父亲的职位,同样以仁政闻名,深受百姓爱戴。这正是韩琦家风家教的成功体现。
韩琦深知学问的重要性,因此对子女的教育格外重视。他认为,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,更能塑造人格。为此,他特意在家中设立了藏书楼,并规定每个孩子每天至少阅读两卷书籍。
然而,韩琦并不强迫孩子死记硬背,而是鼓励他们思考问题,发表见解。他曾对长子韩嘉彦说:“读书不是为了炫耀博学,而是为了明理修身。如果读了一万卷书,却不懂得运用,那不过是徒增负担罢了。”
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经典,韩琦常常组织家庭讨论会,邀请当地学者前来讲解《论语》《孟子》等儒家经典。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,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,也为韩家奠定了深厚的学术基础。
韩琦的一生,既是国家栋梁,也是家庭支柱。他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家风家教:清廉为本,重德轻财,躬身示范,重视读书。在他的引领下,韩家代代相传,涌现出许多杰出人才,延续了数百年的辉煌。
正如韩琦所言:“家风如水,润物无声。唯有以身作则,方能泽被后人。”这句话至今仍激励着无数家庭,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洪萨配资-配资中介-山东炒股配资开户-可靠股票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